企业简讯

两大“优势”助海洋经济升级

2014-01-06

新区将坚持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,依托海洋工程装备和海洋生物两大优势产业,加快产业转型升级,打造国家级乃至世界级海洋经济高端平台。

形成大型产业集群

  说起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发展,黄岛新区蓝色经济办公室副主任杜军表示,“该产业集聚发展了包括北船重工、武船重工、中海油海洋工程等船舶制造与海洋工 程企业,以及各类配套企业100余家,形成了以船舶修造和海洋工程完整产业链的大型产业集群。重点企业集中在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。该基地是我国 四大海洋工程基地与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之一,是国家商务部、工信部批准的首批国家级船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。海洋主导产业占园区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100%。”

据了解,西海岸海洋生物医药业产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,主要企业集中在海洋生物特色产业园,园区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、山 东半岛蓝色经济海洋特色园,规划面积5000余亩,包括两个生物产业集聚区:一个是以明月海藻集团为核心的北部园区,一个是以聚大洋海藻为核心的南部园 区。2013年,园区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9.5亿元,园区内海洋主导产业占园区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0%以上。

推进建设一批海工项目

  记者了解到,新区加快园区平台建设,提升现有海洋特色园区水平,对已获批的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、海洋生物产业园进行高端设计,强化园区管 理、产业转型,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努力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先进的蓝色经济发展示范园区。在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、董家口循环经济区规划建设海洋工程装备 制造特色产业园,目前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申报工作已经启动。

  新区将推进建设一批海工项目。积极引进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科研院所,提升设计研发水平。加快702所深海装备试验检测基地、712所船舶电力推进系统 产业化等项目建设,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澳大利亚帆船生产、大连万达游艇产业园等。推进总投资10亿元的海洋石油工程青岛制造基地四期工程建设,助推海洋工程 走向深海远海。

尽快启动国家级园区申报

“支持企业做高做优。加大蓝色专项、泰山学者蓝色产业领军人才计划等政策扶持力度,帮助龙头企业突破技术瓶颈,发展海洋药物、医药中间体、医用新材料三大 产品体系,建设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基地。推进海洋生物酶制剂、海洋生物功能材料和海洋绿色农用生物制剂等研发与产业化。以明月海藻、聚大洋集团为龙头,优化 提升海藻酸盐和功能糖醇等基础产业,不断延伸产业链条,着力培育发展海洋生物、生物医用材料、海洋化妆品、功能性保健食品四大新兴产业,力争三年内高端产 品比重达到85%以上,新兴产业比重达到70%以上。”黄岛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。

  同时,加快园区开发,位于黄岛西区的海洋生物产业园规划面积5000亩,现已开发建设3000亩左右,加快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 红藻多糖、海藻膳食综合加工等项目建设,进一步壮大规模,提升实力,尽快启动国家级园区申报工作,打造国家海洋生物产业发展的高端平台。